微信二维码

科学传播大家谈丨柏薇Tina:科学传播的关键在于科研创新

青眼 2025.05.13

编者按:当下已经进入数字时代,科学的浪潮已席卷化妆品行业。随着消费者对化妆品成分安全、产品功效、科学实证的关注与日俱增,化妆品科学以及化妆品科学传播越来越成为企业和品牌的重要议题。在此背景下,青眼推出《科学传播大家谈》栏目,通过邀请皮肤科医生、化妆品科学家、品牌负责人以及化妆品产业上下游企业参与访谈,共同聚焦企业/品牌的科学性,探索企业/品牌科学传播路径,进一步普及化妆品科学,提振新质生产力,促进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。本次邀请的是广州柏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Tina。
 
 
 
青眼:近年来,消费者对科学护肤的认知和需求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?
 
Tina:近年来,消费者已从 “大牌迷信” 转向成分关注型消费群体,再升级到 “功效实证派”, 他们不仅关注单一成分的添加,更要求配方的科学搭配,并提供完整的证据链支撑。互联网倍受热捧的 “打假” 博主,正是专注于这些繁杂却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事务。
 
安全天然的消费风向,从食品界刮向了个人护肤领域,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安全意识的增强,生产销售的溯源需求愈发凸显。品牌故事也更倾向于从万物生长源头溯源。与此同时,理性消费导向明显,这大大促使消费者更倾向选择具备明确科研背书的品牌,而非单纯低价产品。
 
青眼:当前美妆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技术、成分和概念?
 
Tina:美妆行业研发的新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,主要围绕 AI 驱动研发、可持续原料开发、生物科技应用、包材绿色环保、智能个性化护肤等方向展开。
 
一是 AI 与大数据驱动的配方研发。IBM与欧莱雅合作开发了首个基于生成式 AI 的化妆品配方模型,该模型利用欧莱雅积累的配方数据库,优化可持续原料的使用,减少能源和材料浪费,并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和现有产品的重新配方。还有智能配方与透皮技术、冻干与锁鲜技术等,这些都是运用新技术带来的新质生产力。
 
二是 AI 预测原料成分组合技术。AI 技术可快速模拟数百万种配方组合,优化成分功效,如宝洁与 AI 机构合作开发香水,通过分子级气味控制提升产品体验。在可持续与绿色原料开发领域,国内植物原料备案热潮正持续推进。中国 2024 年新增备案植物原料 42 个,首次超过化学原料(32 个),如浙江的栀子花、山茶籽等特色植物成分被用于生态美妆产品。此外,各种生物技术与发酵工程的研发也取得进展,酵母 / 大米发酵产物、灵芝与黑参提取物等,实验数据表明其促胶原效果远超玻色因,成为东方特色抗衰成分。合成生物学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生产高纯度活性成分,提升透皮吸收率。
 
三是包材绿色环保技术。联合利华采用回收塑料酶解技术,实现包装瓶 100% 酶降解(24 小时完全分解)。
 
四是个性化护肤方案技术。三星与爱茉莉太平洋合作推出的 “MICRO LED 美妆镜”,可通过 AI 技术分析肤质并提供定制化护肤建议,经测试准确率超 85%。
 
这些技术正在重塑美妆行业,推动更高效、可持续和个性化的产品创新。此外,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提升,如细胞模型、斑马鱼实验、3D 皮肤模型等技术在功效验证中的普及,既提升了研发效率,也通过可视化数据强化了消费者信任。可持续技术如生物降解材料、节水配方和可替换包装也逐渐成为品牌差异化竞争点。
 
青眼:在您看来,美妆品牌/企业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?
 
Tina:美妆品牌 / 企业的科学性,体现在研发、生产与传播全链路的科学贯穿。而在研发之外,体现科学性的核心是以实证为支撑 —— 绝大多数品牌都会通过各类认证、毒理测试等,确保产品安全与功效的稳定性。在科学研发层面,许多品牌已参照制药标准开发护肤品。品牌得益于科学带来的透明与可信,在传播链上更需践行 “美美与共” 的大众科学理念。公开配方致敏信息、联合皮肤科医生发布白皮书、通过临床研究强化功效宣称的可信度......这些都是品牌在传播链中可践行的具体动作。
 
青眼:如何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消费者易于理解的信息?
 
Tina:将科学转化为 “准确”“通俗” 且 “看得见摸得着” 的表达,不仅限于文字输出,感官互动同样重要。术语通俗化是关键,例如我们熟知的 “早 C 晚 A”,作为护肤理念被消费者广泛认知后,自然而然成为热门生活热梗。此外,参与式体验(如开放实验室参观、消费者共创产品设计)也能增强品牌的科学感知与信任。日常化叙事同样重要 —— 把复杂概念融入生活场景,让科学 “生活化”。我印象深刻的是,OLAY 曾以 “烤面包” 类比皮肤糖化过程,这种具象化类比让消费者形成长期记忆关联。
 
青眼:就当下市场而言,科学传播需要涵盖哪些关键的环节?
 
Tina:品牌科学传播的关键在于:科学性绝非仅靠营销话术支撑,而是源于始终如一的科研创新。科学传播是一个递进过程,需优先触达学术圈层与高势能人群,建立专业信任基础,再逐级渗透至大众消费者。同时,科学传播是 “双向奔赴” 的 —— 不能一味单向输出科学理念,而是将理念转化为大众共识,让大众意识反向推动科研深耕,形成良性互动。
 
青眼:你认为什么是好的科学传播?
 
Tina:在互联网时代,衡量好的科学传播,不仅看各新媒体平台的粉丝认可度,更要根植于真实科研成果:保持透明沟通,直面成分争议或技术局限,而非选择性呈现数据;具备长期主义视野 —— 不追逐热点概念的短期爆破,而是通过持续内容输出培养消费者的科学护肤素养。作为产业链参与者,广州柏薇始终以 “技术翻译者” 角色赋能品牌,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科学、透明、可信的护肤产品与服务。
 
(青眼: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)

科学无止境,科学传播亦无止境。5月10日上海,第十一届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邀您一起做好“科学传播”。现场席位有限,点击此处,即刻抢票!

 

| 向 世 界 讲 好 中 国 化 妆 品 故 事 |

青眼官网Logo

青眼网络科技(武汉)有限公司   鄂ICP备16006802号